欢迎光临大为书画网    今天是: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   
大为书画网
艺术动态
返回上页
您当前的位置:大为书画网首页 -> 艺术动态 -> 查阅
蔡铁军:百虎迎新岁 缅茄放光辉


来源:无    浏览次数:3727    日期:2022/2/8

 

编辑:大为书画网

       农历虎年将至,又到了我刻“百虎印”的时候了。用缅茄刻制生肖百印,始于前年,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了。之所以执着于缅茄篆刻,一是源于缅茄的稀缺,很多人不识,用它来刻生肖印更容易推广普及;二是缅茄作为一种篆刻材料,与石头相比,价格不高,可以大批量创作,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心仪的艺术品。创作老百姓买得起的艺术品,普及传统文化,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。

        缅茄,是一种稀有的热带果实,形同茄子,干后坚硬如木,果身呈深褐色,蒂呈黄色,形扁圆而长,大小不一。缅茄为苏木科,属常绿大乔木,一般种植10年后才进入结果期;每年5至7月开花,花白色或淡紫色,香味与玉兰相似;果实翌年1到2月成熟,为荚果,每荚有种4至6粒。种子明显分为两截,上半截为革质假种皮,称“蜡蒂”,呈正方形或长方形,色泽金黄,质地坚韧;下半截称为“核仁”,圆滑,呈黑褐色。

        缅茄子的模样儿很像荔枝核,所不同的是核上有一个异常坚硬的“蜡头”,颜色如蜡,但坚硬得就如同木头。这个“蜡头”可以雕刻山水人物、亭台楼阁、花鸟鱼虫等图案,从而让这颗缅茄子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。所以用缅茄来刻图章,既美观,又耐用。

        缅茄蜡蒂雕刻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,已有300多年历史,深受民间喜爱。过去男婚女嫁,多有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赠礼的。高州竹枝词曾写道:“奴生西岸近莲塘,嫁与南桥何姓郎,愧我压妆无别物,缅茄刻就两鸳鸯。”清人黄若济有《咏缅茄》诗云:“其蒂宛涂蜜蜡黄,其实酷肖彭亨紫。小姑欣喜缀佩觞,雕琢斫萼成花枝。”

        早在1885年,广东高州县城南华路的彭学元就把缅茄雕刻工艺发扬光大,所雕作品有雀、猴、鹿、蜂、观音、佛像等,寓有“爵”“侯”“禄”“丰”等幸福吉祥之意;此外,也雕刻图章印鉴。民国时,又有彭霭云、彭尧佳、彭金和、陈振武、陈世文、黎平等继承其艺,缅茄雕刻趋向精微,一茄之上竟然能刻“水漫金山”“八仙过海”等民间故事,一个缅茄雕可售白银两元,最高可售十五元。抗日战争时期销路受阻,艺人把产品拿到广州湾(今湛江港)向外国海员或商人售卖,缅茄雕刻作品从此传到海外。

        高州的缅茄树有一个凄美的传说,相传明神宗曾经将两颗缅茄种子赐给太傅李邦直,李告老回乡住高州西岸村,“珍藏卧室。一日不见,疑为侍女所窃,杖逼至死。嗣后(种子)在其子床下萌发,冤情始白”。清《高州县志》载有《竹枝词》记述其事云:“缅茄树大已成寻,婢女含冤悲古今;硕果至今人不食,日久方见女儿心。”又云:“鉴江西岸浪如花,茂名城西日已斜,遥指晚烟初起处,缅茄荫里是侬家”。

        缅茄雕刻是中华一绝,古人认为“缅茄”音同“免邪”,可作为护身符佩戴,能给主人带来幸运并让主人长命百岁、大富大贵,因此缅茄工艺品历来一直为人们所珍爱。(附图为蔡铁军印作)

 

来源:大为书画网


 
网站首页  |  艺术动态  |   书画名家  |   网上画廊  |   陇原书画  |   书画评论  |   名家访谈  |   创作心得  |   视频之窗  |  
Copyright © 2005-2020 大为书画网 (www.gsdwhm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
业务热线:18893142737  13893239127  邮箱:gsdwhm@163.com
地址:兰市州安宁中兴小区7-6-3   建议使用1920*1080分辩率
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大为书画网  最终解释权归大为书画网所有
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:陇ICP备13000632号-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910号